当前位置:首页 >家居 >

谱观潘岩|柴场弄,城市更新的时代逆行者

来源:网络整理   2022-04-12 17:29:34

红酥手 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人们对绍兴的理解是否还停留在江南水乡的温婉之美中?“遍尝茴香散黄酒,醉书狂文映吾情”。本是水墨江南重要的篇章,现代却因为交通的发达,反而被人文,山水极端富集的浙江城市夺去了一半的风光。杭州,宁波,温州,丽水似乎都具有更加见棱见角的城市品格。在这样的格局中,绍兴谋求突围,2020年开始不惜拆除市区一百多高层建筑以保持古城风貌。这样,绍兴在人文支撑下为中国城市化提供了一个反向操作的经典案例。柴厂弄片区本是老城区里毫不鲜见的混合着各个时期的建筑,又没有景点级别的场地资源的普通街区。在绍兴老城更新的背景下,柴场弄“风越里”项目为“普通老城区”改造探索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文旅发展模式。整体改造方案由来自国际先锋建筑设计事务所SpActrum谱观建筑的明星建筑师潘岩主持。当现代建筑普遍成为房地产模式下开发商的盈利工具时,设计师潘岩则回归到以人的自由状态为核心,结合国内国外的多重经验与实践方法,深入骨髓的洞察时代,以逆反常规的专业方式介入老城。如他所说,这位青年建筑师在设计领域眼光如炬,信念笃定的做“城市更新的时代逆行者”,一反常规商业操作的建筑方式或许正切合了这座古老城市在新时代的野望。

更新前的柴场弄场地原貌

早在2011年,潘岩与合作伙伴在伦敦一起创立SpActrum谱空间,提出了在设计、艺术领域进行批判性实践的主张,并真诚的赋予行动。在欧洲及澳洲工作12年后,于2016年回到北京设立事务所。SpActrum在中国的实践,与当今中国在时尚、当代艺术、旅游地产等领域最具开拓性的一批业主进行非常密切的合作,在国内实践了一系列的旧城片区整体改造、度假小镇、高端度假酒店、艺术区开发、大型公共建筑和时尚秀场项目。

建筑师潘岩

在潘岩眼中,尽管绍兴依旧以文化古镇著称,但是社会依旧是要变迁的,大大小小的巷子早已不复原来模样,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柴场弄于城市中的沦落都是一种必然。这里曾经的高光时刻不过是作为一位明代内阁成员家宅的后院,堆放柴火的,所以谓之柴场弄。即使这样的显赫门第也只是一时权臣,他的丰功伟绩并不流传于世。在历史人心上真正留下一笔的是马路对面,后世借住于此,仅占有几片屋顶的鉴湖女侠,秋瑾的故居。

从原场地上提炼的80年代当地做法和时代风格元素被融入设计中

潘岩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在老城当代的发展中,不断有各种各样的集体的,个人的居住建筑插入进来,这些建筑内部格局代表着各自时代对于普遍可以接受的生活标准的理解。场地西南侧的一群三层楼是70,80后相对熟悉的小户型公寓,房间已经有了相当现代的格局,客厅厨卫卧房具在,但客厅不过十来平米,卫生间难以容纳现在大家习惯的三件套;场地中间的一座四层楼楼则是外廊式格局,每个楼层有一个共享的水房和盥洗间,混凝土花窗宣告着那个时代对于居住尊严的一些坚守。2018年项目开工前它已经破损的如同一艘将要下沉的战舰,映着夕阳。场地上遍地是木构官式建筑式微以后,随意的,民间做法的砖木小楼,有的屋顶已经像揉碎的报纸一般。工业建筑也开始入侵这片场地,长长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屋顶已经破败不堪。历经数百年保留下来的古典木构架的建筑群被生活的垃圾,应对生活需求的自发改造撕裂着,遮盖着,在文物保护的级别上,最高佳状态的古建也只是区级文保。

尊重场地原有肌理的创新型改造和新建建筑被有机的融合在柴场弄历史地块中

没有显赫的历史建筑,没有可以被称为风景的自然馈赠,一片各个时代的居住建筑散乱的杂居在绍兴老城的中心。在高速发展的建设中,到了21世纪,类似片区的命运轨迹一般来讲业已铺就:居民搬迁,卖掉土地,留下具有一定级别的文物保护建筑,把它作为一个商业亮点,周边开发为商业小区或者购物中心,皆大欢喜。当新建筑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时,所有人都已经忘记了曾经的破破烂烂的屋顶,倾斜离乱的院墙,砖漫地面上的湿滑的苔藓,纵横组合的墙体间盛放的凌霄花。但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契机,来自政府,文旅人,设计创意人士,各种不同背景的一群人在居民业已搬迁,场地物质遗存还未有任何损毁时,改变了它的既定轨迹,开始为这样一个街区以当下的时代为坐标,考虑新鲜的可能性。

更新后的柴场弄 场地鸟瞰图

正对秋瑾故居的入口纪念广场

“之”字楼——“星宇”

“星宇”内部中庭空间

80年代的老民居将被改造为时尚的创新业态空间

潘岩告诉记者,建筑创作不应是历史样式的回光返照,而应立足于当下,最大化地体现项目所在此时此地的一切信息,直面当前这个时代我们所面临的真实问题。所以他对于场地混杂的面貌照单全收,用他的话说,不要改造以后我们都去寻找那个光宗耀祖的“祖爷爷”,看看父辈的生活空间或许才是真正的记忆来源。在柴场弄的规划设计中,潘岩希望让柴场弄能够有更多新鲜的可能性。主旨是以负责任的实践推动建筑学的发展,建立与社会、人文、科技、城市相匹配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建筑学,并以此解放和拓展人的心灵。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后,他提出针对现存建筑的现状,进行不同的策略调整。以文化旅游,中高端商业,设计产业、创业办公为主要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保持老城格局,保留从古代到7-80年代的遗构,将场所立体化,形成新的空间,打造一个时尚的、具有当代意识的、有高度辨识性、富有吸引力的沉浸式漫游休闲文化街区。以在场地内的明代大学士朱隶的故居为重点,在设计上呼应场地对面的秋瑾故居,并贯穿具有代表性的绍兴历史名胜和名人的多条文化线索,进而创造出一个与绍兴深厚文化历史积淀相匹配的绍兴新名片。

秘密花园

城市展示中心(原大周画室)

柴场弄是普通的,这般老街老巷在每个城市都不乏所见,在这样的街巷长大,在狭窄的里弄间嬉戏,搬着小板凳在房前房后做作业,有一天考取大学或者工作在远方,一年一度回来这里,这片熟悉的街道就像爸妈额上的白发,慢慢变老,渐渐的,对于青年人来讲,柴场弄就从家乡变做故乡,故乡的人和房子一起累了,老了,慢慢不随这个时代一起转动了。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在向我们暗示,说再见的时刻到了。

柴场弄是不凡的,在各个时代,无论辉煌或匮乏,都凝结着那个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对美的追求和不放弃的尊严。不论是木刻精美的雕花还是预制的水泥窗格,再或者是薄薄的青砖砌成的透空院墙,露着院里妖娆的柿子树,丰硕的枇杷树,沁入到肺腑里的桂花香。狭窄,缺乏当代规划里要求的普遍联通的各种小巷,陋街上铺着数百年前采自附近山上矿场的老石板,石板间圆石凸起围成小小的一圈,那是百年的古水井,这里的人喝着井水长大,成为来自江南绍兴的才子佳人。建筑师潘岩在柴场弄的新探索具有了在中国的普遍性意义,让曾经被忽视的最普通的人,最普通的美,最普遍的成长经历,被关注,被激赏,无需圣化历史,具有真实亲历的生活本就与历史融为一体。

建设中的柴场弄航拍鸟瞰

对于柴场弄,对于潘岩来说,尽管时代是喧嚣的,是逐利的,但是潘岩和他的SpActrum/谱观依旧以穿透性的眼光,看到那个可能被我们的意识所塑造的“未来”,通过设计把比当下眼前的短暂“现实”更加深邃的世界的真实存在,带入到现在。从学术和正本清源的角度,让城市和建筑回到该有的样子,成为了那个“城市更新的时代逆行者”。这是一条探索中的道路,也或许是最有希望的道路,正如鲁迅所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TOP